兔巴氏杆菌病又称兔出血性败血症,以急性死亡为特征。兔预混料
病原 本病病原为多杀性巴氏杆菌.抵抗力不强.可被一般常用消毒药杀死。
流行特点 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但以气候多变的春、秋两季多发。传染源主要是病兔、带菌动物。污秽、潮湿、拥挤、气候急剧变化、圈舍通气不良、营养缺乏、长途运输等都可成为本病暴发的诱因。通过饲料、饮水或飞沫途径传插,皮肤、粘膜的损伤传染也很重要。
症状 兔预混料 急性型一股见不到任何症状而突然死亡。病程稍长的可见精神萎靡,呆立不动,食欲废绝。呼吸困难,体温升高,鼻孔周围有浆液性或粘液性分泌物,有时打喷嚏,粪便稀软。亚急性型和慢性型主要表现为肺炎、胸膜炎、鼻炎、结膜炎、中耳炎、皮下及内脏器官脓肿等。
病理变化 主要表现为全身性出血、充血和坏死。以心外膜、呼吸道粘膜、肺、淋巴结的病变最为常见。肝脏变性,有许多小坏死点;胸腔有淡黄色积液。
诊断 兔预混料 必须依赖于血清抗体检查、细菌培养与病原鉴定结果才能确症。
防治 建立无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清净种兔群,是防止本病的最好方法。坚持自繁自养,选留巴氏杆菌抗体阴性种兔,采取严格的防疫措施,建立起封闭式的健康种兔群。对已经污染的兔场,应立即采取检疫、隔离、消毒、淘汰病兔等措施,防止本病的蔓延和流行。连年不间断地使用疫苗,提高免疫密度,将会取得满意效果。在治疗措
施上,可用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磺胺嘧啶钠、卡那霉素、氟哌酸等药物进行治疗。兔预混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