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们的养殖场内獭兔争相抢食,利用兔粪作为肥料的魔芋喜获丰收。近日,记者来到乐至县中和场镇看到,循环农业在当地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去年以来,中和场镇党委、政府针对镇内獭兔养殖火热的氛围,抓住机遇,充分利用自身产业资源优势,发动周边群众种植魔芋,不仅解决了养兔带来的排泄污染,还让土地产生了最大的经济效益。
据了解,中和场镇现有獭兔集中养殖小区5个,每年獭兔出栏量10万余只,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随之而来的獭兔粪便处理液成了政府和养殖户的一大难题。以前传统的焚烧、掩埋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大规模生产,现在5个养殖小区一天的兔粪经过干稀分离后大约有3吨多,如何处理好獭兔的发展和环境污染的关系,这成了党委政府的心头重石。
去年,中和场镇党委、政府带领獭兔养殖户和养殖小区周边群众到中江县英杰农产品公司学习獭兔+魔芋循环经济模式。同时提出“走好路、养好兔、栽好魔芋、尽快奔向小康路”的思路。
政府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鼓励周边群众利用兔场兔粪大力种植魔芋。依托养殖小区,探索出了“兔—沼—菜”循环种植模式,重点在老河村、魏家坝村、黄岭村发展利用兔粪生产沼气,兔粪经过沼气发酵后,再作为优质肥料种植无公害魔芋,不仅解决兔粪污染,还有效利用有机肥促进种植业健康发展。
“现在兔粪已经能够完全代替有机肥料,种出的无公害魔芋现在收购价为每斤2元,深受市场欢迎,订单源源不断。”魔芋种植大户邓小明告诉记者。与此同时,为了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镇政府对第一年种植魔芋的农户,每亩予以240元魔芋种子补助。
据介绍,为了给魔芋种植户保驾护航,镇政府还安排农技人员对农户进行了规范种植、规范管理技术指导,并采取了杂草覆盖、玉米套种、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措施,积极做好魔芋种植各项服务。
目前,全镇有45户农户种植魔芋,种植面积达50余亩,长势良好。今年总产量预计可达10万斤,产值约15万元,户均可增收3000余元。这让很多农户尝到了循环农业的甜头,明年中和场镇还将继续扩大种植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