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企业新闻



蛋脂肽维,浓缩营养保健液
相关文章

河北:一位畜牧专家的农情兔意

2014-12-0531372

扎根于农——作为一位农业大学的教师,我只要每天能为农民服务,心里感到特别充实和踏实。只要农民认可,我就非常满足了

谷子林,出生于河北临西县。祖祖辈辈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他在农村长大,高中毕业后,学了一年的农业技术,当过一年多的农民技术员,从事过农机操作,大田作物的栽培耕作和病虫害防治……农业的每一个领域对他来说都是那么熟悉,那么的亲切。他对农业的痴迷,对农民的深爱,以至于在考大学时所填报的志愿全部和农业有关。1977年,他考上了河北农业大学,毕业时在老师的建议和说服下,留在了学校,在科研与教育的阵地上,用另外一种方式诠释着对农业的热爱,对农民的深厚感情。

从一个农民成长为一名教授,虽然身份转变了,但不变的是他对“三农”的热爱,不变的是他30多年如一日的无偿传授知识和技术。工作之余,谷子林总是到养兔一线指导生产,为养殖户解惑答疑。对于养殖户的电话咨询、写信求助,他尽可能的做到一一回复,对于登门求教的人,他总是热情接待,耐心指导。而对于一些能在当地解决的小问题,他则希望广大农民朋友不必行舟车劳顿之苦,只要把问题说清楚或者发几张照片,通过电话、网络来解决,既简单又省时省力。针对农民所咨询的问题,谷子林都会细心的记录下来,对于一些共性问题,他会写成科普文章,通过媒体来传播普及知识。众所周知,科普文章是很难写的,不仅要求作者要有深厚的技术功底,还要有文字表达技巧,即复杂问题简单化、深奥理论实用化,书本语言大众化,让农民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谷子林先后在多家媒体发表了3000多篇科普文章,是名符其实的从实践中锻炼出来的专家。

在兔行业中谷子林有极高的口碑,不仅因为他有广博的学识,高超的技术,更在于他谦虚、宽容、不记得失、不图名利的人格魅力。现在谷子林带的博士生研究方向是动物遗传育种,硕士研究生的研究方向是动物营养与饲料,而本科生讲授的是动物生产学……每次当他帮助一个个慕名而来的养殖户解决好疑难问题,对方要表达感谢时谷子林都会很平静地说:“养兔子不容易,心意我领了,但我不能收你的钱,这是我做人做事的原则,已经坚持了三十多年。”

谷子林不仅关注养殖者的技术问题,更加关心他们的思想意识。2005年,他在河北临漳进行技术培训前的调研时,偶然认识了一对高中毕业的年轻养兔夫妇,半年赚了十几万。细问缘由,才知道他们的销售渠道是依靠网络,用互联网将卖家与买家的信息无限放大,产生的几何效应。谷子林深受启发,他意识到要想让农民彻底脱贫致富,除了有项目有技术外,更重要的是要有超前的思想意识。因此,他在那次培训会上郑重声明:“从现在开始,如果想从我这里学到养兔技术,获取信息,必须在网上与我沟通交流。当代农民要有当代农民意识,要充分了解和利用新的营销方式,做现代化的农民。”到目前为止,广大兔农已经习惯通过网络向谷子林教授请教。如此一来,不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更主要的是使农民更新了观念,改变了思维,增强了现代意识。为此谷教授每天至少花费2个多小时在网上解答全国网友的提问。我们已经无法统计谷子林帮助了多少人,帮助了谁,但每一个得到帮助的人都记得“谷子林”这个名字。由于其高超的诊断兔病的技术,赢得了广大兔农信任与爱戴,被誉为“兔神”,并在兔农中广泛流传。

大力发展养殖业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环境保护问题。多年来,谷子林一直关注农村环境问题,提倡生态养殖。早在1999年,他提出了“鸡上山,羊入圈”的设想,开展了研究工作,初步形成一个产业。他主持完成了多个关于“生态养鸡”的河北省科技攻关项目,获得多项省部级科技奖励,并出版了多部著作;他提出家兔消化道疾病的“环境调控、饲料调控和微生态制剂调控”技术已被广大兔农接受,产生良好效果;他以微生态制剂控制环境和预防呼吸道疾病,使众多兔场受益;他将中草药应用于畜牧生产,研发的多个复合制剂,有效地替代抗生素和化学药物,有力地促进生态养殖业的发展。他提出规模化兔场“防病不见病,见病不治病”的新理念,正在改变众多兔场的防疫被动局面……

情系于兔——毕业后的前十年,他每年6个月至8个月是在兔场度过的,不断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退休前的十年,他更加关注中国兔业未来的发展。“我希望以我微薄之力,助推中国兔业的产业化”

大学毕业后,谷子林留在了河北农业大学,兔子成为他研究的主要对象。别看兔子小,里面有很多学问,要想把兔子研究好,必须注重实践。有一次,谷子林直接饲喂兔子“全价营养”的饲料,可是兔子不吃,而饲养员只在饲料里加了点水,兔子就吃了。这令他非常不解,经查阅资料,仔细观察,他终于找到了原因,兔子不爱吃粉末状干料,因为兔子呼吸时会将粉末吸入鼻腔,诱发鼻炎。这让他意识到光有理论没有实践是不行的,要想当好先生,就要先当好学生。毕业后的前十年,他每年6~8个月是在兔场度过的,每天寸步不离的伺候兔子。整整十年,到处奔走,哪里养兔好,他到哪里学习,总结经验;哪里养兔出现问题,他去哪里指导,总结教训。实践让谷子林养成了琢磨问题的习惯,凡事都要问个为什么,都要搞明白弄清楚。“为什么自然状态下的兔子要在黑暗、潮湿、污浊的洞穴内进行繁殖?”谷子林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就提出了这样的疑问。通过系统研究他发现,洞穴内光线暗淡、环境安静、温度恒定,是繁殖期内的兔最需要的条件。他开展的“兔仿生地下繁育技术”不断成熟,已在全国推广应用,以此技术为基础的配套技术,获得河北省科技奖励三等奖。谷子林针对河北省及全国家兔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开展创新性研究。首次研究出獭兔三系杂交模式、发明了獭兔被毛密度简易测定方法、推导出獭兔体重和皮张面积计算公式、研究出獭兔营养标准、建立了獭兔饲料配方库、发明了家兔简易人工授精器械……

伴随着兔产业的快速发展,谷子林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中国家兔产业到底如何发展?他提出:“中国兔业的根本出路在于产业化。”产业化就是将家兔从生产到流通中的各个环节相互紧密连接,产前、产中和产后成龙配套,使生产有技术,供应有保证,加工有原料,产品有销路,商品有市场。使养兔的内涵丰富,外延广泛,深深溶于社会,使养兔真正成为产业化。

产业化是兔业发展的方向,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做什么呢?谷子林经过客观分析,认为两个关键点值得我们关注。

第一个关键点在于龙头企业。尽管我国兔业得到长足的发展,但行业具有驱动力和带动力的龙头企业严重不足。我国家兔产业化发展的薄弱环节在于产品的深加工,直接制约行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家兔产品深加工,需要技术含量,需要高科技人才,需要资金和设备的投入。因此,从市场的角度看,解决深加工必须依靠龙头企业。

第二个关键点在于联合。他认为产业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任何一个小而全的企业所能做到的。它需要产业化中各个生产环节联系的更加密切和协调。更简单的说,就是专业化研究和生产,把各个环节做到极至。包括育种组织、饲料企业、养殖生产、产品加工、市场营销、研究机构等等。各环节之间以订单的形式结合,利益合理分配,使全国乃至全球形成一盘棋。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产业化。在行业内部进行科学分工的同时,还需要国家的支持和行业主管部门的引导,吸引相关行业的能人志士介入,在企业联合的基础上,形成产业联合,促进家兔行业纵深发展。

虽年已花甲,谷子林仍然奔走在兔业一线。看着他忙碌却不知疲倦的身影,我们情不自禁地问:是什么让他如此痴迷与坚持?“作为一位77级的大学生我能够获得学习的机会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我要心怀感恩。我们活着不能只为了自己和家人,我们要有社会责任感。只要每天能为农民服务,我就感到特别充实和满足。尽管离退休没有几年的光阴了,但我现在想得更多的是:幸福活一天,努力干一天,一如既往的做好自己该做的事”。

红烛燃烧,留下光明;风雨过去,留下彩虹。谷子林对工作的执着,对养兔的热爱,对农民的深情,无处不体现着一位畜牧专家的“农情兔意”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