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澳普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堂弟养牛奔富路


🕓 2015-02-26 💛 15237

两年前就听说家住睢阳区包公庙乡中华楼村的堂弟李元首放弃老师当牛倌儿的事儿。大年初五,记者回乡走亲戚,专程到堂弟家一探究竟,看他这牛养得如何。

吃了中午饭,和几位堂哥堂姐一起,走进堂弟家的牛棚。

一进牛棚,就看到几十头牛正在吃草,旁边还有四五头小牛犊快乐地嬉戏,堂姐李索霞不禁感叹:“哟,你现在可了不得了,养了这么多头牛!”

堂弟一边招呼大家一边笑着说:“刚起步时资金少,只养了六七头,这两年好些了,购进了几头母年,每年都能下四五个牛犊,现在有30多头了。”

堂姐又问:“现在养牛市场怎么样,一头公牛能卖多少钱?”

“市场还行,年前整牛每斤12元,这一头牛少说也能卖一万三四。”堂弟摸着年前刚出生的几个小牛犊高兴地说:“我这一个牛犊,有人出价7000元我都没有卖。”

堂姐拍着堂弟的肩膀,笑着说:“行啊,弟弟!这么一算,你这资产也三四十万啦!弄得不瓤。”堂哥堂姐们你一言我一语称赞堂弟这几年取得的成绩,棚里传出阵阵笑声。

从棚里出来,大家围坐在堂弟的大院闲聊。堂妹李东霞说:“这几年我大弟牛养得不错,眼见这几年的投入和付出有了收益。这不,去年我二弟也开始跟着我大弟学养殖,现在家里也有十来头牛,一步步来,希望两个弟弟把养牛这个事儿好好干下去。”

包公庙乡历来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常年外出打工,基本没有人搞经济作物种植和养殖。据了解,在全乡,像堂弟的养牛场这么大规模的,目前还不多。

由于干养殖的人少,村里乡里懂养殖技术的人几乎没有,遇到什么难题,堂弟也只能通过书籍和网络来获取相关的知识。现在牛有个啥事,不管是打针还是配药,都是他自己来弄。堂弟感叹道:“真希望我们乡也能像邻边的乡(镇)那样,经常有专家和服务队来定期指导、进行防病防疫,要是那样,我的养牛事业才能更有保障。”

近日,记者从市农业部门了解到,从2015年开始,全市各乡(镇)的养殖户都能得到国家的相关补助和技术指导。相信,堂弟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站在村头,看着经过春雨滋润过的麦田已经返青,绿油油一片;村西大坡沟的河道已经深挖等待水源;村庙前的一片空地也准备硬化成水泥地,建成供村民进行文化娱乐的小广场……随着农村农业各项政策的不断推进,希望老家的面貌越变越好,兄弟姐妹的日子越过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