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杨玉成王向灵记者巴富强)“养兔大王”汪华东的事迹上报了!连日来,在沈丘县石槽集乡曹楼村,被人们称为“养兔大王”的汪华东成了十里八村的焦点人物。
成立沈丘县首家“德系”长毛兔良种养殖合作社,建起沈丘县首家“德系”长毛兔良种繁育基地,拥有1000个笼位,吸纳养殖户67户,养殖数量突破5000多只,汪华东被称为“养兔大王”名副其实。
日前,记者再次来到石槽集乡曹楼村,再次和汪华东聊起了“兔事”。
“你看!这是我借鉴五中全会中的《十三五规划》,自己出炉的《“德系”长毛兔繁育发展五年规划》。”汪华东给记者打开电脑。
记者看到:汪华东的《“德系”长毛兔繁育发展五年规划》共分指导思想、良种繁育基地扩充规划、帮扶计划、筹建电商平台、“良种+技术”推广、预期目标等六块内容。
“谈谈你的帮扶计划吧!”看到汪华东的五年规划,记者也有了精气神。
“一人富不算富,大伙儿都富才叫富!为带动十里八村的困难户靠养‘德系’良种兔拔掉‘穷根’,开上小轿车,我要破除‘车多碍路,同行是冤家’的陋习,为大伙儿送技术、送种兔,包回收,吸纳村民们积极入社养兔。让那些‘留守人员’靠零散养兔也能挣些零花钱。2016年,计划新发展100个养兔户,到“十三五”末,发展500~600养兔户,不断发展壮大自己的‘德系’长毛兔发展基地,带动越来越多的村民圆增收梦!俺是一名党员,又是乡亲们推崇的‘养兔能手’,有责任带动越来越多的老少爷们圆增收梦,不让一个贫困户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上掉队!”汪华东说话间,脸膛红润,挺起他那宽厚的胸膛,两只拳头攥得紧紧的。
“我们提供德系种兔、技术,回收兔毛,帮助乡亲们发家致富。”汪华东的妻子李秀补充说,合作社计划再引进一批“法系”、“德系”长毛兔血缘,培育出的种兔毛长、质优、量大、体格高,易饲养、产仔多。
“兔毛是高级保暖服装的原料,国内外市场一直很畅销,目前每公斤售价150元以上。从近期的市场行情看,今后兔毛售价还有上涨的空间。为及时掌握国内外兔毛市场行情,使兔毛快销售、售高价,年前建起电商平台!依据规划,力争到‘十三五’末,把自己的长毛兔发展基地建设成为集繁育、养殖、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全市乃至河南省最大的长毛兔良种繁育发展基地。”说话间,汪华东显得信心十足。
本文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农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