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北牛南养”,是肉牛异地育肥的一种形式,就是从北方买青年牛或架子牛,到南方进行饲养的育肥方式。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膳食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人青睐于牛肉,这导致市场对牛肉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肉牛价格也随之攀升,特别是南方牛价高、肉价高,北方牛个体大、增重快,效益高。因此,不少养殖户从我国北方引进架子牛进行肉牛的异地育肥。但部分饲养场对“北牛南养”不太熟悉,尤其是对北方购入肉牛前后的关键技术缺乏基本的了解,养殖效益较低。对此,笔者结合对广西、广东、江西等地肉牛养殖场的了解,对“北牛南养”技术要点做一概述,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1牛只的选购
1.1品种选择
首选良种肉牛与本地牛杂交的后代,这样的牛肉质好、生长快、饲料报酬高。北方常见肉牛国外品种如西门塔尔牛、夏洛来牛、利木赞牛、安格斯牛等,国内品种如南阳牛、鲁西黄牛、延边牛等,以及通过杂交而产生的杂交后代。这些品种均具有生长速度快、产肉性能好、饲料报酬高、耐粗饲等特点,是较好的适宜引入南方育肥的肉牛品种。
1.2体质、体貌
引入的架子牛要体格高大,四肢粗壮,前躯宽深,后躯宽长,嘴大口裂深,眼大有神、被毛细而亮、皮肤柔软而疏松并有弹性。切忌选择头大颈细、体短肢长身窄、臀部尖突的牛。
1.3年龄、体重
选择青年牛在6~9月龄,体重在200~250kg以上;架子牛年龄最好在1.5~3.0岁之间,体重在300kg以上;这样的牛易育肥、肉质好、长得快、省饲料。
1.4性别选择
要尽量选择未去势的公牛,未去势公牛生长速度快,育肥效果好。
1.5膘情选择
要选择架子大,膘情中等,有育肥潜力的牛。膘情好,可以获得品质优良的胴体;膘情差,育肥过程中脂肪沉积少,会降低胴体品质。
1.6健康检查
购牛时要逐头检查、检疫,有病的牛不得购入。
2牛群的调运
2.1了解原产地疫情,注重检疫
从北方购牛时,首先要了解产地有无疫情,并作检疫。肉牛的常见传染病有结核病、口蹄疫、布鲁氏病、出血热、牛瘟、焦虫病、传染性胸膜肺炎等,针对实际情况检疫后再决定是否购买。
2.2做好从北方购牛的调运工作
装车时既不能装得太拥挤,也不能太松散,肉牛少时,可用木杆等栏紧,肉牛头朝前,预防车子启动和刹车时肉牛跌倒。运牛的汽车栏杆高度不低于140cm,一般每200cm长度装一排。后排肉牛头和前排的屁股错开,一般大肉牛在前排,小牛在后排。车厢底部应铺垫锯末、碎草等防滑物品。装车前可喂肉牛半饱,适量饮水,切忌喂饼类、豆科牧草等易发酵的草料,少喂精料。运输途中时速应不超过40km,尽量保持均速。运输中每隔2~3h检查一次。运输超过10h,中间应休息一次,给牛饮水。北方购牛的调运时间最好在秋季,如在夏季运输要注意遮阴,冬天要注意挡风。
2.3做好新购回北方肉牛的过渡工作
新购回的北方肉牛,要逐渐适应南方的环境条件。要先集中在单独圈舍进行健康观察和饲草料过渡10~15d。第一周以粗饲料为主,略加精料,第二周开始逐渐加料至正常水平,同时结合驱虫,证明肉牛健康无病时,进行防疫后转入大群。
3引入育肥牛的饲养管理
3.1青年牛的育肥
如果从北方引进的牛只是6~9月的青年牛,可采用以下饲养方案:育肥始重250kg,育肥期250d,体重500kg左右出栏;平均日增重1.0kg。日粮按牛的体重增长分五个阶段,50d更换一次日粮配方与饲喂量。粗饲料采用玉米秸秆,自由采食。具体饲养方案见表1。
3.2架子牛的育肥
如果引进牛为架子牛,可分三阶段进行育肥。
3.2.1育肥前期(适应期)。
约需15d左右。首先让刚进场的牛架子牛充分饮水,自由采食粗料,上槽后仍以粗料为主,每天每头1kg精料,与粗料拌匀后饲喂,逐渐增加到2kg,尽快完成过渡。此期精粗料的比例为3∶7,日粮蛋白水平12%,日增重可达到0.8~1kg。精料配方是:玉米粉45%、麦麸40%、饼12%、尿素2%、预混料1%,每头牛日喂磷酸氢钙100g,盐40g。
3.2.2育肥中期(过渡期)。
通常为30d左右。此期应选用全价、高效、高营养的饲料,让牛逐渐适应精料型日粮,干物质采食量要达到8kg,日粮粗蛋白水平为11%,精粗料比为3∶2,日增重可达到1.7kg左右。精料配方:玉米65%、大麦10%、麦麸14%、菜籽饼10%、预混料1%,每头牛日喂磷酸氢钙100g,盐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