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叙永县摩尼镇金榜生态农庄收到83万元“众筹养牛”投资资金。项目发起者“第一书记”马小洪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向社会集资,进行肉牛养殖,最终实现多赢的扶贫新举措。
对于“众筹养牛”项目,马小洪自己充当推广人面向社会集资,将所筹集资金委托给摩尼镇金榜生态农庄(简称农庄)进行“代产、代销、代管”。整个过程中,投资者与农庄每年签订一次协议,确定当年委托生产的肉牛数量,农庄将协议委托的肉牛筹备好之后逐一进行标记,生产过程中双方都能随时监控指定生产的肉牛和食物消耗现状。待协议牛出栏(12个月左右)后由农庄统一销售,所得利润(扣除食料生产和人工成本)全部由投资者获得,并确定是否再进行下一年度合作。
“资金由投资者代表在银行新建账户并掌握手机短信验证,我来保管银行卡和密码,农庄需要使用任何资金都需要向我提出申请,且每取出一笔钱投资者都将收到短信验证,确保整个资金使用过程合理透明。”马小洪告诉记者,83万元是“众筹养牛”的第一笔资金,50万元来自一个朋友,另外33万元则由他所在的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的老师们出资。
马小洪告诉记者,“众筹养牛”模式是一个投资者、农庄、当地村民都获益的项目。肉牛养殖收益较高,风险较小。每头牛肉用价值收益约5000元,粪便收益合理处理后超过1000元,相当于足以满足1亩有机蔬菜全年不停耕所需的营养供给。每头牛的食量惊人,每年能吃掉6吨玉米秆或者同类植物,对当地村民的生产促进效果非常明显。正因为其食量巨大,每头牛食料成本约为3500元左右,加之幼牛成本6500元每头,投资规模大;每头肉牛出栏时间近12个月,生产周期长,资金流动慢。“众筹养牛”模式不仅有效分解投资者和农业生产者的资金压力,促进当地农业经济发展,而且能规避风险,让当地村民、农庄、投资者均获益。
马小洪称,在注入了众筹资金之后,农庄的牛圈更宽、草场更大、食料发酵池更具规模。其衍生出来的蔬菜园地、隔离植物带等均可作为观光农业的一部分。届时,整个农庄将成为一个集生产、体验、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农庄。“这是一次带动当地村民致富的尝试,希望能实现预期目标。”马小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