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畜牧业市场面临主要畜产品价格低迷和高成本的双重困境,作为保障肉类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肉羊产业正在经历存栏量逐年上升而市场价格不断下降的挑战。因此,需要政府和市场共同努力,助力行业走出低迷期。
1. 产能不断扩大但盈利空间收窄
我国肉羊产业在过去多年持续增加产能,但市场盈利空间却始终有限。自2021年以来,羊肉市场价格经历了长时间、大幅度的下滑,进一步压缩了养殖的市场效益。
一方面,中国的羊出栏量和存栏量逐年增加,供给能力持续增强。2023年,羊出栏量达到3.39亿只,存栏量为3.22亿只,羊肉产量也达到531万吨,相比2021年均有所上升。
另一方面,自2021年羊肉市场价格达到峰值后开始波动下跌。根据农业农村部的数据,2024年7月羊肉市场批发价格已降至每公斤59.02元,同比下降7.58%,累计跌幅接近27%。部分主要肉羊产区的活羊市场几近寒冬,育肥羊和成年母羊的累计跌幅分别接近35%和60%,新生羔羊的跌幅甚至高达70%。养殖户的收益大幅下降,出现了严重的“入不敷出”问题,养殖积极性受到打击。
过剩的供给是导致羊肉价格下行的根本原因。2018-2021年羊价飙升,激励了养殖户的热情,养殖量大幅增加,然而全球经济疲软减缓了消费市场的需求。2013-2023年,羊肉的表观消费年均增速为3.02%。尽管2023年羊肉消费总量达574万吨,比2022年增长2.3%,但增幅仍处于近年来的低水平。
随着生猪产能的恢复以及猪肉价格的回落,一些由于高价猪肉而增长的羊肉消费也必然会被猪肉取代。总的来看,尽管羊肉消费量在增长,但相对于供给的快速增长,其增速依然显著偏低,无法有效消耗过剩的供应。
2. 品牌建设滞后抑制羊价回升
调研显示,养殖结构调整难度大以及羊肉品牌建设不足,都是导致羊肉价格短期内难以回升的重要原因。
首先,养殖结构调整面临障碍。在市场低迷时,一些养殖户选择缩减养殖规模以降低成本,耐心等待市场回暖。尽管部分养殖户考虑改变养殖种类,但不同畜种对环境和管理的要求差异大,转型需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场地改造和技术提升,同时也伴随着市场风险。
其次,羊肉产品品牌的影响力不足,溢价效应有限。虽然地理标志品牌数量有所增加,这些品牌在原产地的知名度高,但在全国范围内影响力不足,未能有效带动羊肉消费。
品牌建设需要高质量的产品,而目前羊肉的精深加工水平较低,许多屠宰和加工企业仍停留在基础加工阶段,尽管产销量可观,但产品同质性严重,缺乏创新和高附加值的特色产品,恶性竞争时有发生。
此外,在市场低迷的背景下,品牌的溢价能力弱,中小养殖户难以分享更多的收益,缺乏参与品牌建设的动力。
3. 采取多重措施应对肉羊行业低潮
针对肉羊市场的持续低迷,应充分了解养殖户的需求,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尽量减少羊肉价格下跌对养殖户造成的收入损失,确保羊肉的稳定供应。
一是加强对情况的摸排和跟踪监测,落实针对性的资金支持措施。首先,对肉羊产业主产区的生产状况及主要销售区域的市场动态进行监测,提供最新的行业政策信息,帮助养殖户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同时,应加强对养殖户生产收入的摸排,深入了解市场低迷对养殖户生产和生活所带来的困难与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性资金支持,重点扶持经营困难的脱贫养殖户。此外,应协调金融部门加强在信贷和政策性保险方面的支持,创新贷款模式,合理评估养殖户的贷款额度,明确贷款利率,通过多渠道帮助养殖户渡过难关。
二是强化技术服务,指导养殖户降低生产成本。应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饲料资源,提升现有饲草料的开发效率,增强技术研发与生产加工能力,特别是推动豆粕的减量替代。制定肉羊在不同生理阶段的营养需求标准,建立饲草料营养数据库,研发新型饲料添加剂,进行相关的饲喂试验和营养标准的确定。同时,积极推广优质饲草的种植,增产青饲料,提高农作物秸秆的利用率,拓宽羊肉生产的饲料来源。结合实施退牧还草、游牧民定居和牧草良种补贴等工程,对饲草料加工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提升其生产、供应和存储能力。
三是优化产业下游供应链,反哺上游养殖效益。加强物流服务体系建设,特别是在偏远地区的冷链物流,确保优质羊肉产品能够顺利销往全国各地。同时,强化专业人才的培养,以满足市场对高端物流人才的需要。推动物流、快递等行业向农村延伸,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通过“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打通羊肉产品的销售渠道,实现线上线下同步销售,拓宽养殖户的收入来源。此外,还要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产品的溢价能力,引导企业推动羊肉、羊毛和羊奶品牌的创建,通过“三品一标”的建设提高口碑,增加产品的溢价,从而为养殖户带来更多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