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企业新闻



蛋脂肽维,浓缩营养保健液
相关文章

青海:牛羊规模养殖效益大增

2014-05-2623134

为保证牛羊肉市场供给不降低和农牧民增收,青海省提出“西繁东育”、“肉牛肉羊倍增计划”等系列措施,鼓励在东部农业区发展规模养殖,在牧区发展舍饲半舍饲养殖。

在市场与政策的双重激励下,青海省农区畜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农民养殖积极性空前提高。不过,对产业的整体发展而言,特别是屠宰、加工、销售等环节困难颇多。

农区规模养殖比重已超过40%

早在2001年,青海省就实施了以牧区繁殖、农区育肥的“西繁东育”工程,推动了农区畜牧业快速发展。从2013年开始,青海省启动“肉牛肉羊倍增计划”,由省级财政支农资金每年投入200万元,用于试点县开展肉牛肉羊繁育体系建设和改良工作。

成立于2012年的海东市民和县金源养殖专业合作社主要以肉羊育肥为主,社员已从最初的8户发展到327户,去年育肥出栏羊8000多只。“我们把握住了市场和政策的双重机遇,按每只育肥羊纯利润130元计算,去年合作社的纯收入是104万。”合作社理事长白尕木说:“我们准备再建5个羊棚,达到年出栏1.3万~1.7万只。”

肉羊产业基础的不断壮大,除了有规模养殖场的贡献外,家庭牧场、养殖大户也不可小视。近年来,民和县不断加大家庭牧场发展投入,计划2014年建成家庭牧场示范户1000户,户均饲养肉羊达到100只以上,目前已扶持发展了133个家庭牧场示范户。

该县李二堡镇家仁村农民杜琛的家庭农场有能繁母羊30只,每年的纯收入在5万多元,他正打算把母羊增加到100只。

由于政策支持和市场带动,目前,青海全省农区中小规模以上养殖场(小区、户)数量发展到近万家,适度规模的养殖场(小区)达到1500余家,使农区规模养殖比重由2007年的21%提高到2013年的41.5%。

规模场户发展面临资金困难

近年来,规模养殖场在布局、畜棚标准等方面有了较大进步,但青贮、黄贮、粪污处理设施仍不健全,标准化生产和管理滞后,综合生产水平有待提高。

此外,各级财政对畜牧业发展的扶持资金仅起到引导作用,养殖场户须自筹大部分资金。由于畜牧业发展信贷门槛高,散户、小规模养殖户借贷困难,放贷归还的时间短、借贷额度低、信用担保手续繁琐,规模养殖户和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

白尕木告诉记者,育肥一项重要的支出是购买饲料的流动资金。去年,他向当地的农村信用合作社申请贷款100万元,由于没有担保与抵押物,需要依靠担保公司,而担保公司利息又比较高。他算了一下,按照贷款100万元1年期算,担保公司需要押金20%,利息5%,最后能到自己手里的只有75万元,这还不算要还给银行的利息。

产业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青海省农牧厅产业化处处长党陈延告诉记者,近几年,青海省牛羊肉屠宰加工在各地发展势头都很好。目前,从事牛羊肉加工的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达到21家。不过,由于多数加工企业以冷鲜为主,且产品雷同,加工产品产业链短,目前发展境况不佳。

业内人士表示,一方面,政府期望加工企业能抱团闯市场,形成竞争力;而一方面,多数民营企业仍各自为阵。近几年来,青海省农牧厅也在积极探索,也出台过一些鼓励措施,鼓励企业间进行整合。

青海省农牧厅副厅长马清德介绍,青海即将出台《青海省肉牛肉羊发展规划》,将着力推进牧区新型生态牧场建设、规模养殖建设、草畜联动计划、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肉牛肉羊倍增计划、重点畜牧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等7项重点工程。还要强化对畜产品加工和饲料生产龙头企业扶持,加快产品品牌研究和开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