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讯(记者 万兵)大年初六,很多年轻人从家乡出发踏上了回城路。今年29岁的刘超也起了个大早,但她却是驱车十几公里来到了县城城郊。千余亩胡萝卜地旁,就是她工作的地方。
就在两年前,她还在大城市的国企工作,是名标准的白领。但这个萌妹子最终没能抵住家乡新型农业发展大潮的诱惑,回乡变身农场主,种起了胡萝卜养起了小羊羔。
学工商管理的她
回家干家庭农场
“这些小型拱棚局限性很大,用不了大型器械,今年我们打算建钢结构的大拱棚,一个占地9亩多,棚内高就有5米,大机械也能直接进去。”这些充满“乡土味”的话,要是从一个皮肤黝黑、身材壮硕的中年人嘴里说出来,你可能不会太惊讶。但当一脸白净,甚至身材看上去有些瘦弱的刘超说出这些时,听的人都难免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刘超介绍,这片小型拱棚今年要改建成钢结构的大拱棚。
刘超介绍,这片小型拱棚今年要改建成钢结构的大拱棚。
在多数人印象里,刘超这样的“文弱女子”似乎更应该逛逛街、聊聊美食衣服。但事实上,今年已经是她回乡当农场主的第三个年头了。
刘超大学时在济南一所高校学习工商管理,毕业后在一家知名国企工作,一干就是三年多。直到2015年初,这份白领的工作开始让她觉得不满足。原来,她的老家东营市广饶县也算得上是农业大县,过去,农民从事的是典型的传统农业,种玉米、麦子等粮食作物。
但最近一些年来,农业合作社等新型产业不断涌现。刘超的父亲就在2013年正式注册合作社,批量生产胡萝卜,出口韩国日本。“以前是订单模式,只管种,种出来就不管了,连收货都是订单加工厂来收。”刘超注意到,这种模式利润空间有限,风险也不小。
在和父亲的交流中,刘超了解到“家庭农场”这种模式,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们商量发展一个种养结合的绿色生态循环模式。”她在深思熟虑后,最终放弃国企的工作,成为张守凤家庭农场有限公司的总经理。
刘超不是个例。但是她认识的同学朋友中,就有不少年纪相仿的人在慢慢回归家乡。有的回到小县城创办自己的企业,有的则干脆像刘超一样,回到祖祖辈辈生活的田间地头,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和积攒的阅历发展农业合作社、休闲旅游、林下养殖等新型产业。
新想法层出不穷
父女动不动吵一架
作为一个典型的年轻人,刘超满脑子都是新奇想法。可农民出身的父亲不一样,守着50亩胡萝卜田稳扎稳打,发展到上千亩的规模。于是这一老一小,在投身到农场发展事业中时,“雷区”自然不会少,为大大小小的发展策略大吵一架也成了常事儿。
对刘超个人而言,从白领转型成农场主,也着实栽了些跟头。
去年她突发奇想,引进了不少新奇品种,如紫萝卜、水果萝卜。但是好好的种子从国外引进到了自家地里,受土壤、气候等影响,却没有理想的收成,最终以失败告终。
刘超喂起羊来有模有样。
说起自己在农场中的主业———养羊,刘超也不敢以成功自居。在大片胡萝卜田的一侧,几个羊圈里有着总共100多只羊,有黑山羊、山羊、绵羊等。从刘超往食槽中放草料的熟练动作看,她也的确是个正宗的“小羊倌”。
说起来,这是种养结合的绿色生态循环模式中重要的一环。
前年,刘超在农场建了沼气池,在种植之外开辟了养殖领域,建立起“畜—沼—菜”的循环模式。萝卜缨成了羊的口粮,羊的粪便不光是天然有机肥,进入沼气池后连沼渣、沼液也能变废为宝。
一切循环起来了,刘超却还在为自己的羊如何盈利发愁。她的黑山羊长得慢,一年下来不过长个三四十斤。现有情况下,她往往都是利用了父亲现有的人工、技术资源,“揩了不少油”。
老人处听经验
同龄人里碰火花
年轻人创业,栽跟头在所难免。对刘超来说,更难得的是在摸爬滚打中让心沉静下来,把各种新式经营理念带到田间地头。
比如“,互联网+”大潮下,刘超决定把小小的胡萝卜引入电商中,拓宽销售领域。
目前她已经着手做好了平台。“等大拱棚建起来了,可以多种点经济效益更高的作物,放到平台上零售。”
刘超坦言,总体上来说,像她这样的年轻农场主还是少数。她会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多和长辈们交流。“他们经验更丰富。”
另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乡,自己可以和同龄人交流经验,这也是老一辈人不太会考虑的问题。“有的人有技术优势,但从来不会考虑经营模式的问题,种出来的东西等到卖的时候才开始发愁。”刘超说,但每个年轻人的脑子里,似乎都有一种经营模式。不久前,她认识了一个朋友。
“山东农业大学毕业,学历很高,专门做养殖研究的。”刘超说,这个姑娘也从去年开始养殖起观赏展示类的鸡。这在老一辈的眼里,就是一个极其陌生的领域,但对自己而言,却充满了吸引力。
“有机会我就想去跟她学学怎么养殖,争取能合作一下。”刘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