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企业新闻



蛋脂肽维,浓缩营养保健液
相关文章

江西高安、丰城地区草地畜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2014-09-0313034

为了解江西省草地畜牧业发展状况,进一步推进我省草地畜牧业建设,根据省畜牧兽医局部署安排, 2014年8月1日至8月4日,我组成员先后奔赴高安市、丰城市进行了调研,并会同高安市畜牧水产局局长王细毛及分管领导、丰城市畜牧水产局领导等,对高安市裕丰农牧有限公司、江西丰业原生态牧业发展公司、高安市兴安养殖合作社及丰城市天硒现代农业生物公司等四家肉牛养殖企业进行了实地考察,详细了解高安市和丰城市在土地承包流转、肉牛养殖、牧草种植及配套设施发展方面的基本情况、取得的成效及主要做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现总结如下:

一、 高安、丰城市草食畜牧业发展情况

1. 草食畜牧业发展情况

本次调研的两个县市养殖的草食家畜主要均以牛为主,其中高安市的肉牛养殖业发展较早、在种草养牛上取得了较好的发展。2014年,全市现有肉牛存栏量达21万头,2013年肉牛出栏量为14.2万头,养牛数量及规模均居全省首位;能繁母牛10万头,其中杂交母牛3万头,冷配站点6 8个,牛改输精员70人,年完成牛改冷配4万头;发展养牛5头以上的小规模户5600余户,20头以上的规模户580户,100头以上的养牛小区户189户。全市现有肉牛交易市场35个,牛经纪人100名,肉牛贩运小组100个,高安肉牛主要销往浙江、上海、福建、广东等省市。

丰城市在动物养殖上以水禽为主,草食家畜饲养量较少,主要品种为牛和羊。目前,全市肉牛存栏量12.5万头,饲养品种是散户以本地黄牛放牧为主,专业户以杂交牛圈养为主,饲养技术比较传统,以牧草秸秆为主要饲料,青贮饲料、氨化饲料及配合饲料等技术应用较少。山羊饲养量为1.2万头,主要品种为波尔山羊、南江黄羊、麻羊等,养殖方式以放牧为主。

2. 土地流转承包及牧草生产情况

高安市和丰城市均地处江西省中部地区,属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带,有着较为丰富的饲草资源。但近些年来,由于植树造林和发放林权证、开荒种地等原因,使草山草坡保留面积大大缩减,草地开发和利用难以正常开展。目前,大部分牛羊等草食畜牧业养殖户均采取就近租赁荒山、撂荒田地、洼地等土地种植人工牧草,发展草食畜养殖业。但由于受土地分类不统一及确定草地权属等问题影响,使发展牧草生产困难重重。

高安市在80年代初的草山草坡面积为58万亩,现有草山草坡的保留面积不到24万亩,占原有面积的41.4%;草地租赁承包面积仅有1.1万亩,占保留面积的4.6%。目前,大部分牛羊养殖户采取租赁荒山、撂荒田、洼地等种植牧草,发展草畜配套,租赁合同、金额及期限均不尽相同。如高安裕丰农牧有限公司已承包租赁的土地有10053亩,其中有2000亩撂荒田,7000多亩荒地,另有70亩洼地,租赁期限为50年;丰业原生态牧业公司承包的土地面积为12144亩,主要为荒地,租赁期限为20-30年;兴安养殖合作社承包的土地面积为8803亩,主要为荒地,租赁期间为11年。丰城全市土地流转面积约50.2万亩,主要用于农业种植,人工种草面积不到5%。大部分牛羊养殖专业户采取就近租赁5-10亩低产田、撂荒田种植牧草,租赁期大多为3-5年,租赁合同常为简单的书面协议,合同格式及内容均不够规范。

3. 牧草种植情况

至2013年底,高安市已建成人工牧草繁育基地3000亩,年产牧草种子(茎)80万斤,可满足本市牛羊养殖户的种植需要,每年种植的人工牧草达5万余亩,种植的牧草品种主要为象草和皇竹草。其中裕丰农牧有限公司种植的人工牧草有3500亩;丰业原生态牧业公司有人工牧草1600亩,兴安养殖合作社种植的主要为饲用玉米,种植面积有约500亩。丰城天硒农业生物公司种植的人工牧草较少,只有约260亩,主要品种为皇竹草。

4. 基础设施情况及发展潜力

与养猪业和养禽业相比较,草地畜牧业的基础设施处于严重滞后状态。从调研情况看,除高安裕丰农牧有限公司基础设施比较齐全,栏舍建设标准质量高,水、电、路以及辅助设施完备外,其他几个养殖场及专业合作社基本只有牛羊饲养栏舍,且多数是简易建筑,其建筑面积及卫生条件与标准化及养殖要求相距甚远,部分养殖场的母牛栏舍建筑与普通栏舍一样,没有设母牛运动场、配种区及产仔区等区域,严重影响了能繁母牛的繁殖性能。其他配套设施如青贮窖、沼气池、配料仓库及消毒卫生防疫等均不完善,饲养管理技术落后,牛羊的人工配种技术、牧草种植、收割及加工处理等技术极为缺乏。

二、高安、丰城市草食畜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土地流转及承包上受政策影响较大

牛羊等草食家畜的生理特点是胃容量大,养殖牛羊需要的饲料量很大,尤其是需要喂饲较多的青粗料。因此,要发展草食畜牧业,必须能够有足够的土地用于种草及其他粗饲料。但是,当前由于草地不确权、土地分类不统一等原因,使草地管理无法落到实处,草地开发、利用难以正常开展。尤其是,江西省林权制度改革后,大部分适于发展牛羊养殖业的荒山、荒坡、荒地被划为林地,利用荒山、荒坡、荒地以及疏林地、残次林地发展牛羊业受到林业部门林地占用计划指标限制,使畜牧业规模化发展用地非常紧张,可用于发展牛羊规模养殖的土地更少,难以满足牛羊规模养殖发展的需要。

2、融资困难是影响草食畜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与猪和鸡等动物相比,牛羊等草食家畜养殖的周期较长、资金投入大。从调研情况来看,融资困难是制约当前牛羊养殖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牛羊等畜牧养殖业不如工商业回报高,且牛羊养殖企业一般是从农户手中租用较大面积的土地,租期较长,但没有土地证,无法进行抵押贷款。另外,牛场固定资产多处于山区,建筑结构简单,也难以作抵押品。因此,很多银信部门不愿意贷款给牛羊养殖场,牛羊养殖一般依靠投资者个人融资。成本高,银行融资难度大,严重制约该产业的发展。

目前,国家只出台了一个年出栏500头以上的大规模化养殖的建设标准,缺少不同存栏规模标准和相应的补贴政策。而事实上,在江西省各县市,中小规模肉牛养殖场(育肥500头一下)所占比例很大(约80%)。此外,不同县市对牛羊养殖业的支持力度也不一样。从调研的情况看,高安市养牛业起步较早,高安市委及畜牧水产局等政府部门对牛羊养殖业支持力度较大,在银行放贷、养殖技术培训及种草养牛上均已形成一系列优惠政策。这些政策的推行及实施对促进当地的养牛业发展意义重大。

3、草食畜牧业养殖的风险较大,但相关养殖扶持政策缺乏

牛羊养殖周期长,成本高,疫病风险大;且由于目前养殖户多为文化程度较低的农户,其知识结构较低,对相关养殖技术没有较为系统的掌握,卫生防疫意识相对薄弱。一旦出现口蹄疫等传染性疾病,将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虽然近些年来国家对养猪业、养禽业等行业均实行了较大的政策扶持及补贴,但是在牛羊养殖上的扶持力度仍然很低。部分地区虽然实行了养殖设备机械的补贴政策,但是补贴产品范围较窄,补贴力度不大,且申请补贴的手续繁琐,甚至出现养殖户最后拿到质量相同的设备价格却高于直接从厂家购买的价格。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牛羊养殖户的积极性。

4、牛羊养殖技术缺乏是当前草食畜牧业发展落后的重要因素

从调研情况看,高安市、丰城市的牛羊养殖普遍存在着缺乏技术人员或技术人员学历、水平低难以支撑生产需要、牛羊栏舍建设和布局不合理、饲养管理技术不规范、饲料配制不合理、粪污处理设施差、雨污分流及干清粪执行力度不够等问题,一方面严重影响了牛羊的生产力,使牛羊的养殖效益低下;另一方面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使牛羊养殖污染环境的问题日益突出;养殖技术的缺乏已成为制约牛羊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我们在调研过程中发现,江西丰业原生态牧业发展公司和兴安养殖合作社在肉牛栏舍建设时,将能繁母牛舍按照普通肉牛舍的要求建造,饲养密度过大,且未设母牛运动场,没有区分出母牛待产区、产仔区和犊牛保育区,严重影响了母牛的体况、受胎率、产子成功率等繁殖性能;而丰城市天硒现代农业生物公司的牛舍建造是按照山东牛舍的建筑要求,没有考虑到南北方气候条件的差异。牛舍建筑时未设专门的喂料槽,垫料长时间不更换,致使牛舍中湿度过大,饲料容易发霉变质;垫料经过长时间的堆积踩踏,容易滋生有害细菌,严重影响到肉牛的健康和生长性能。此外,该牛场还将能繁母牛与其他肥育牛混在同一栏舍中饲养,这也很不利于母牛的繁殖性能的发挥。

三、高安、丰城市在草食畜牧业发展上的经验与做法

1、建立养牛担保贷款机制,促进养牛业健康稳定发展

为改善牛羊养殖融资困难的问题,调动牛羊养殖户创业的积极性,高安市目前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可行的养牛小区担保贷款机制。其主要做法是:针对高安市养牛数量在50头以上、牛舍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养牛户,可在规定时间内邀请本市享受全额拨款工资的行政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作为担保人到市财政农经担保中心办理双重担保手续。贷款额度分以下几个层次,存栏50头以上,年出栏量100头以上,种草20亩以上的养牛小区,可通过担保贷款10万元;存栏100头以上,年出栏量200头以上,种草40亩以上的养牛小区,可通过担保贷款20万元;存栏300头以上,年出栏量600头以上,种草120亩以上的养牛小区,可通过担保贷款50万元;各层次的贷款期限均为10个月。

2、扶持牛品种改良及人工种草的发展,推动肉牛规模化饲养

为促进肉牛品种的改良,方便肉牛养殖小户进行冷配。2005年以来,高安市畜牧水产局按照400头基础母牛群设1个牛改冷配站(点),给予专项扶持资金100余万元,共建成牛改冷配站(点)70个,冷配覆盖面达85%以上。同时,采取办班培训、跟班操作,以老带新等多种形式,提高输精员的人工受精技能,对掌握技能的牛改输精员进行考核发证、持证上岗制度,确保冷配受胎率新站点达到85%以上,老站点达95%以上。有效地推进了肉牛品种改良的发展。同时,为确保草畜配套,维持肉牛养殖的稳定发展。高安市财政局对本市养牛小区和规模养牛户按照每头牛种植人工优质牧草0.2-0.3亩,每年免费发放黑麦草种子2-5万斤。十年来,高安市结合国家草原恢复和建设项目建成人工牧草繁育种子基地3000亩,建成了全省最大的牧草种子基地。

3、采取循环经济模式对牛羊养殖场粪污进行无害化处理

循环经济模式的应用对草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自2005年开始,高安市选择了3个条件成熟的养牛小区开展循环养殖试点示范,通过牛粪发酵、沼液种草、牧草养牛的循环利用模式,走绿色循环养牛的路子。同时强化对饲养环境的监管,对肉牛交易市场、肉牛养殖场等环节开展不定期的抽样检查,严厉打击在肉牛养殖中添加违禁药品的不法行为。并且抓好动物防疫,杜绝牲畜五号病等人畜共患病的发生和流行,采取“春秋二季定时防疫和平时补防”相结合的办法防疫,注射率100%,确保了牛产品的卫生安全。

4、加强与高校及相关技术部门的合作,提高养殖户的养殖技术

近年来,高安市在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上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高安市裕丰农牧有限公司自2005年开始,与现代肉牛产业体系、江西农业大学动物营养重点实验室进行了密切的合作与交流,在肉牛标准化养殖、种草养畜及畜产品安全监管技术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进展。经过近十年的合作与发展,该公司已成为江西省最大的种草养牛企业,是国家级肉牛养殖标准化示范企业。总投入资金8000多万元,已承包的土地面积达10000多亩,牧草种植面积3500亩、果园200亩,肉牛存栏量近2000头,年出栏2863头。通过多年发展和探索,在综合分析了全国各地肉牛养殖的优点,比较了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肉牛养殖的差异,结合我省的气候水热资源,开展适合我省的牧草种植实验,总结出了一套适合南方地区的种草养牛、牛粪肥地,降低污染,循环利用的肉牛养殖模式。这种模式彻底改变了南方地区粗饲料缺乏的局面,代之以优质牧草全年供应,为我省开展大规模肉牛养殖提供了可行的途径。通过种草养牛,牛粪还地,循环利用,解决了规模化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污问题。公司利用自身建设的平台和成果,以示范带动,技术指导的方式,带动周边乃至我省肉牛养殖水平不断提升,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2006年被列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扩建千头肉牛养殖基地”一般产业化精英项目、“肉牛养殖标准化示范基地(GAP)”全国供销合作社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项目、江西省生态畜牧小区示范点建设项目;带动并发展省内外肉牛养殖专业户378家。每年都有大批前来公司参观学习者,拥有378名肉牛养殖协会成员,协会养殖规模达到5万头,是目前江西省最大的肉牛协会,得到了社会各界一致好评。2008年被国家肉牛产业技术体系指定为“国家肉牛综合实验站”。 多次得到了高安市政府和江西省政府等领导的一致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