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企业新闻



蛋脂肽维,浓缩营养保健液
相关文章

【澳普森】哈尔滨养殖业大力发展 向规模化迈进

2013-09-1222855

“宰了家中最后一头母牛,农户背起行囊南下务工,变身农民工。”在劳动力越来越贵的这几年,这样的一幕时不时就会上演。在农户放弃养牛养羊的同时,市场对牛羊的需求量却与日俱增。据市物价部门统计,昨日牛肉价格每斤28.43元,比3个月前又涨了1.3元。

我省地处全国最佳畜牧养殖带,却留不住牛羊养殖户,存栏量逐渐递减,填补其市场的,是大量物美价廉的进口牛羊肉。

本埠年缺口6万吨 进口牛羊肉占据“半壁江山”

本地牛羊出栏量已连续五年以3%至4%的速度递减,截至去年末,哈市肉牛的出栏量为112.3万头,肉羊的出栏量为47万头。按单头牛净肉300斤,单只羊净肉20斤估算,刨除流向省外的部分,能在哈市流通的大约在4万吨左右。而全市每年的牛羊肉需求量已达近10万吨。

这6万吨的缺口,要靠进口牛羊来填补。据省肉类协会唐新宇秘书长介绍,目前,新西兰羊肉占哈市流通领域近6成,本地和内蒙羊肉分别占2成;哈市原本的优势肉牛产业,去年起也供不应求,大量澳大利亚进口牛肉涌入,并迅速抢占近4成市场。

按此现状,进口牛羊肉仍有扩大规模的潜力,或许在遥远的大洋洲牧场,一大拨牛犊幼羊已准备好3年后出栏后被送上冰城餐桌。

散户多随时“撂挑子” 牛羊肉价格“涨”声不断

本地产量连年减少,主要是养殖户大批转型。唐秘书长为记者做了一组对比:养牛每年繁殖1头,养猪同期可繁殖20头,成长周期长投入就大,一旦遭遇病害全年投入便付诸东流。另外,这两年起在政策补贴上,达规模的养猪场每平方米补助40元,远高于养牛的25元和养羊的15元补助。生猪还有能繁母猪补贴、标准化猪场补贴等系列扶持政策,牛肉却缺乏相应的政策保障。

农户间经常流传着一句话:“现在养牛不如养猪。”在这样的对比和人工猛涨的现实下,很多农户选择务工或转为养猪。

牛羊养殖户之所以可以轻松“撂挑子”,主要是与哈市养殖户的构成失衡有关。记者从市畜牧局了解到,目前哈市养殖牛羊的农户仅为7.3万户,其中养羊不足30只、养牛不足10头的“散户”占了8成。出栏的牛羊卖不卖、卖给谁,全看散户们“心情”,出手再无瓜葛,所以散户们并不介意自己的牛羊究竟送到哪去了,回钱就行。而且,散户小本经营,没有厂房投入和专业养殖设备,一旦有其他省心的赚钱营生,便争先恐后抛弃了养殖。养殖户少了,肉源就少了,肉价自然就上去了,相比去年同期,牛羊肉价格已经涨了近十元。

新西兰产业化养殖 该向人家学学

进口牛羊肉之所以能迅速抢滩冰城市场,在物美的同时,主要是价廉。当本地牛羊涨到每斤近30元才能保本时,从新西兰到我省口岸加上运输成本的羊肉每斤才20元左右。人家的成本是如何节省的呢?靠的就是培育良种和规模化的集中养殖。

在首届中新澳国际牛羊肉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新西兰阿巴库斯科研机构博士安娜在介绍经验中表示,新西兰肉类产业质量安全体系已成型,农场认证项目可跟踪产品并反馈回农场,获得产品的历史记录。你在超市买的一块羊肉有问题想投诉,可直接与农场主对话询问该羊在宰杀之前的状况。

在规模化养殖基础上,肉类生产企业还从动物遗传学着手,通过喂牲畜不同的青草和草木植物,用科学方法改良,让单只羊产出更多的净肉。同时,发展延伸产业的加工,让羊毛、羊内脏甚至眼睛都能派上用场,增加单只羊的价值,自然“肉”就不那么金贵了。

规模养殖深加工 让地产肉平价放心

去年,由于本地肉牛供不应求,牛肉价格飞涨,我市才打开进口市场增加货源缓解供应紧张。其实,我省拥有全国八分之一的草原,气候条件也最适合发展养殖业,完全有资本成为全国最大的牛羊养殖加工地区。单纯依靠进口牛羊肉并非长久之计,更需要的是通过引进外国的先进理念,增强本地肉牛供应,从根本上缓解供求失衡现状,控制价格上涨。

唐秘书长表示,政府应起到穿针引线作用,把畜牧业从种植、养殖,到加工、运输、销售的产业链串联起来。例如,鼓励大型肉类销售企业通过建立规模养殖场,吸收散户手里的牛科学规模饲养,形成溯源体系,并通过经济手段调动养殖积极性。同时,引进新西兰良种牛与当地牛配种,培育出产量更高的肉牛。

目前,哈市已着手打造规模化养殖硬件。记者从市畜牧局获悉,哈市目前仅有大型肉牛养殖户146户,肉羊养殖户9户。今年将在宾县、尚志等地新建31处年出栏500头的肉牛养殖场和16个年出栏1000只的肉羊养殖场,打造规模养殖生力军。投用后年可增加13万头(只)肉牛和肉羊。同时,在宾县投建牛肉深加工基地,通过几年发展逐渐夺回市场。本地牛货源的补充,也可降低目前的牛肉价格,溯源系统投用后则讲让百姓吃上放心肉。

澳普森羊预混料|牛预混料|牛饲料|羊饲料官网http://www.gxyz168.com/


0